结构搜索

    全站搜索

    在线客服

  •  诊断医药客服  新材料客服

    当前位置: 行业资讯

YACOO:谁让给人看病比割稻重要呢!

2014-10-08 来源:转载自第三方

       1.救命的止血钳
 
朱红伟,45岁,从医23年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当铺村卫生室
 
2014年5月的一天,隔壁永和村一妇女急匆匆赶到卫生室,刚一进门就突然大喊“救救命”。原来,她儿媳妇在这一天生产,还没来得及送医院,胎儿就从站着的母亲身体里掉了出来。脐带被重力扯断,断开的脐带两头血流不止。
 
“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但我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朱红伟并没有接生的资格,另一方面,“作为医生,我不能见死不救”。
 
在这间卫生室当护士的是朱红伟的丈夫张科,他拿起手术包递给朱红伟,让她赶紧去救人,“你必须走啊,你不去真的不行!”
 
等朱红伟赶到,浑身无力、接近休克的产妇瘫倒在地上,血流满地。她用止血钳把产妇身上的脐带夹住,这给当时已经失血1000ml左右的产妇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紧接着,朱红伟把孩子肚脐上多余的脐带剪掉,用缝合线扎住肚脐眼。在120救护车到来之前,母女俩已经顺利止血。
 
就在两年前,隔壁另一村的一名年轻产妇,因为在家里生产,最后大出血致死。“要是当时,有个懂的人去帮忙,哪怕就是止止血,她或许就能活着。”朱红伟这样告诉南方周末。
 
2.“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
 
周丰厚,42岁,从医18年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赵家营村卫生室
 
在周丰厚看来,乡医是个辛苦而重复的工作,“一年到头365天有360天”都在经历同样的作息和事情,早上七点去开诊所的门,晚上十点下班。
 
“觉得一天跟一年是一样的。”周丰厚说。
 
两年前,赵家营村卫生室成为村里唯一定点卫生室,相比一般乡村医生,周丰厚多出了一项建立村民健康档案的工作,这让他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去开会和随访“重点对象”。
 
忙碌的工作带给周丰厚的是一个月三千多元的门诊和药费收入。对此他感到并不理想,二十几年前,曾和他一样做小生意的“周围人”,现在有不少生活条件要比他好。
 
1989年,中专毕业的周丰厚开始在包头市一家化工企业做采购工作。两年后,周丰厚的月薪从刚开始的五十几元涨到一百五十多元,这在当时算是一个比较中等的收入,但最终周丰厚还是决定转行去“做点事儿”。
 
然而,贩卖农副产品这样的小本买卖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相反,家里人非常反对这样一份不稳定的职业。母亲希望他能“学个一技之长养家糊口”。1993年,抱着学门技术的想法,做了两年小生意的周丰厚再次走进课堂,去包头市卫生学校学医,直到三年后,他从卫校毕业,才真正开始从事乡医工作。
 
3.“每天我的心都悬着”
 
付利军,43岁,从医20年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昌福村付利军卫生室
 
付利军认为自己得到了姥爷的“真传”。当“赤脚医生”的姥爷,从付利军十几岁起,就要求他从中医药文献《雷公炮制》上背诵中药的药性。从医后,付利军曾用《医宗金鉴》、《伤寒论》等典籍上的古方子为很多村民治好过皮肤病、妇科病等疾病。
 
相比熟门熟路的中药,在西医方面,付利军显得稍为小心。
 
2009年之后他便很少再使用青霉素。那年夏天,发现皮试没问题后,付利军给一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女患者滴注青霉素。等到输液还剩10ml左右的时候,女患者突然感到腰疼。付利军意识到类似这种情况,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有感到不适的,很有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付利军当即拔掉患者手上的针头,彼时患者已经有了胸闷、气短、心慌的感觉。
 
根据经验判断,付利军给患者皮下注射了0.5ml肾上腺素,同时肌肉注射20ml地塞米松。15分钟左右,患者才慢慢舒缓过来。
 
青霉素等药物的过敏有速发和缓发两种,实际上,皮试并不能百分之百检查出病患是否对某种药物过敏。就付利军所了解,在乡村的卫生室或者诊所像这样的过敏时有发生,作为乡村医生,“每天我的心都悬着”。
 
4.“咱村医不是啥病都能治”
 
靳建峰,40岁,从医16年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四道沙河村卫生室
 
几年前,村里一个哑巴女人宫外孕。
 
家属当她感冒,去附近的药店买了药喂她吃,但是,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女人疼痛的症状一直没有减轻。
 
等到家属把靳建峰叫去出诊的时候,这名患者已经“面色苍白、手脚冰凉”。量完血压,靳建峰判断这不是感冒。但是最后的确诊,还是从患者症状及相应病史找到了证据。
 
“肚子是怎么疼开的?从这里吗?”
 
“有停过例假吗?”
 
“上一次例假是什么时候?”
 
……
 
根据自己的猜测,靳建峰向患者询问,患者用手比划着告诉他相应的疼痛部位和时间。当了解患者有过停经,且最近又来过例假,还肚子痛,靳建峰判断“很有可能是宫外孕”。因此告知家属立刻将患者送去医院。
 
但刚开始,患者家属并不理解,“这不可能啊,就这么个病能这么厉害吗?”
 
“严重着呢,咱村医不是啥病都能治啊!”靳建峰让家属赶紧叫车,他告诉南方周末,基层的医疗设备很陈旧,很多一般的病村医都看不了,更何况这样关乎人命的事情,作为村医,“我只能提提指导性建议”。
 
病患送到包头市第四医院后,成功抢救过来。医生说,要是再晚送过去20分钟,患者可能就没命了。
 
5.给病人“倒贴”药费
 
陈瑞,29岁,从医6年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四道沙河村陈瑞卫生室
 
靠自己每年的工资,陈瑞“慢慢攒下了”这个卫生室的硬件设施,他的卫生室目前是整个青山区少有的几家能照心电图和B超的卫生室之一。相对不错的设备为他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村民来看病,因此,在村医里头他的收入算高,情况好点的月份能挣两万多元。
 
“但是苦啊!”陈瑞说,卫校毕业时,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同学都进了大医院,每个月能拿稳定的工资,可他刚开诊所的那段时间收入并不稳定。
 
但给病人“倒贴”药费的事情,陈瑞每年都会有几次。“有人找到你说他病了,可手头又没有钱,你总不能不给治吧!”
 
2013年10月,陈瑞诊断出一个患有轻微脑梗的村民。给患者挂了水后,这位患者被陈瑞“劝”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治疗。住院十天,患者花光了所有积蓄后,医院断药。出院后,他找到陈瑞。陈瑞让他继续治疗,“光住院十天恐怕连急性期都还没过”。
 
这名患者在陈瑞的卫生室里继续打了十天点滴,药费成本总共八百多元,没掏钱。
 
前两天,病患告诉陈瑞,自己刚回老家办了低保,等低保的钱下来就把药费还给他。
 
6.留守村医
 
何丕春,41岁,从医21年
 
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车子塘村委会卫生室
 
从2005年开始,村民赊的账,在何丕春的账簿里记满了近两百页,“差不多每十个看病的村民有两个要赊账”。
 
村里面有三分之二年轻人外出打工,看病的差不多都是老人和小孩,有时候十几元的医药费,他们也要等进城打工的壮劳力回家后才能有钱支付。这在何丕春看来是小事,“赊个账嘛,人家又不是不还”。
 
当地很多房子都是土木结构,低矮,潮湿,很多村民因此落下了风湿。
 
去县医院看一次风湿要花上两三百元,在何丕春这里,抓上几服中药,不过六十几元。对人均年收入一万元左右的车塘子村村民来说,这一两百元的差价是个不小的数目。
 
村里72岁的罗大爷四个月前过世,生前他隔几个月都要抓几服治风湿的药。何丕春总是嘱托老人家腿脚不方便,不要下地干活。何丕春常常这样叮嘱留守在这个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有时候他会感慨,自己就是一个留守医生。
 
何丕春的“留守”却并没有让妻子叶兰慧减轻一部分做农活的负担。三亩水稻田,两个壮劳力十多天才能收割完。但叶兰慧不得不承担其中绝大部分的活,很多时候,“村民一声招呼,他就马不停蹄去出诊了”。
 
叶兰慧有时候会数落何丕春,但念叨过后,还是重新捡起田间地头的活儿,“谁让给人看病比割稻重要呢!”
 
7.家族的荣誉
 
段兴华,43岁,从医18年
 
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上雨天村委会卫生室
 
段兴华15岁那年,第一次经历“生死救援”,也是从那时开始,他认定当村医“是一份家族的荣誉”。
 
村里一名少年因为不同意家里卖掉一头牛而喝药自杀。当时,在这样一个距离县城医院七八公里远的村子,要将中毒的病人送去县医院急救几乎没有可能。段兴华的父亲段在明是当时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这个村民口中的“段医生”不仅是上雨天村“医疗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村民生命安全紧急时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段兴华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被他父亲救过来的喝药自杀的村民超过十个,此外,经他本人抢救的也有近十个,但是,并不是所有喝药自杀的村民都能被抢救过来。
 
所以,在丧失意识的少年前,那位母亲痛哭不止,“你就是想吓唬吓唬我们,可别真去!”
 
在父亲的手里,连接在漏斗洗胃器上的小皮球一次次被捏下、放开、再捏下、再放开。伴着“呼哧呼哧”的声音,哭泣的母亲此刻停住号啕。在一旁打下手、守着点滴的段兴华想着这条生命是否会延续……
 
当生命苏醒的瞬间,皮球的“呼哧”声戛然而止,紧张的母亲一下子放开声音,将所有高兴、悔意和怒气毫无保留地传递到声带,释放。
 
据段兴华回忆,父亲早年是在上雨天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被村里送去楚雄卫生学校学习的,本来他有机会留校任教,但是“大队长一喝”,他就回了村子,“上雨天村太需要一个村医了”。
 
亲眼目睹一场生死的段兴华看到了这个原本卑微的职业在农村的价值,他下了决心,长大继承父亲的衣钵,“苦也要继续当下去”。
 
1996年,段兴华从卫生学校毕业。从此,上雨天村的“段医生”成了“老段医生”。
 
8.好心肠的“小秀萍”
 
罗秀萍,38岁,从医20年
 
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平山村委会卫生室
 
罗秀萍出生在没有村医的南华县一街乡草甸发村委会干海子村。90公里外的一街乡是干海子村距离最近的能看病的地方,步行需要两个半小时脚程。
 
十岁那年上山砍柴,罗秀萍误伤自己的脚。村里没有车子,父母背着罗秀萍步行去乡里看脚,看完病再把罗秀萍背回家。90公里山路,父亲背累了换母亲背,母亲累了,父亲再顶上。
 
颠簸在父母亲的背上,罗秀萍眼前的山路一直蜿蜒到很远,在一座山的转弯处聚集成一个点,父母的步子摩挲着山路上的石子急促移动,等到了那个现在眼前看得到的点,转过弯去,又是一段漫长蜿蜒的山路,一直延长到另一座山的转弯处,汇聚成一个同样的点……
 
“要是村里有医生,他们就不用这么辛苦。”罗秀萍说,从那时候起她就立志成为医生,去给山区的老百姓治病,所以,1992年,楚雄卫生学校的“乡村医生班”招人时,初中毕业的罗秀萍报了名。
 
在南华县一街乡草甸发村委会卫生室工作12年后,罗秀萍被调到龙川镇平山村委会卫生室从事乡医工作。村里人喜欢叫她“小秀萍”,“就当自家人对待我”。
 
三个月前,老杨的孙子拿喂鸡的干玉米粒玩耍,一不小心把两颗玉米粒吸进了鼻腔里。因为鼻子吸空气困难,孩子就用手指使劲抠鼻子。鼻子被抠出了血,但玉米粒却越往里挤。老杨急忙忙抱着哭泣的孙子找罗秀萍帮忙。
 
罗秀萍拿糖水哄住哭泣的小杨后,用止血钳取出了他鼻腔里的两颗玉米粒。
 
老杨掏钱给罗秀萍,罗秀萍却不收,“孩子都没用药,不要您钱”。
 
9.“像个陀螺”
 
陈丽珍,45岁,从医22年
 
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蟠龙村委会卫生室
 
陈丽珍一直记得17年前的一次救人。
 
1997年,30岁的包姓村民开着摩托车,在蟠龙村委会对面的公路上和另一辆农机车相撞,当场死亡。妻子得到消息立刻赶去,亲眼目睹丈夫的死亡现场后,一下子昏厥过去。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聚集过来站在马路边上围观的村民们慌了手脚,从刚开始对这场悲剧的感叹、同情,顿时转入到围绕这位农村妇女展开的抢救当中。有人去家里拿糖水,有人跑去旁边的卫生室喊陈丽珍。
 
陈丽珍给这个妇女喂了高糖水,在农村,这是在人休克后的惯用方法。陈丽珍把妇女的身体放平,跪在她旁边,俯下身去做人工呼吸。几分钟后,妇女醒了过来。
 
陈丽珍说,出车祸的村民还有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要是没救醒他妈妈,这两个娃娃可怎么办!”
 
村子的发展带动了交通的进步,当一个村子和外界联系的纽带功能日益完善后,村民对饮食、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汲取不再仅仅依赖于旧有的形式。
 
这几年村民找陈丽珍看病,多是些感冒、腹痛的“小毛小病”,只要稍微严重点的,就转诊到上级医院。更多时候,陈丽珍要把心思和工夫花在村民健康档案的填档、整理工作上。
 
从6月份村民体检结束后,陈丽珍就在忙着把全村2900多位村民的体检信息整理填写到村民健康档案中。65岁以上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在整个蟠龙村超过100人。仅仅是一位老人的体检信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填写在差不多二十份的单子上,再装入健康档案中,整个过程费时四五十分钟。即使65岁以下的村民健康信息,每个人也要花一刻钟。
 
“忙得像个陀螺!”陈丽珍说,每天自己一有时间就整理档案,经常“全家总动员”忙到晚上十二点,“但是它用处大啊!村民生了病一看档案清楚得很!”
 

 


如果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苏州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128号 邮编:215125
电话:0512-87182055 邮箱:sales@yacoo.com.cn
宿迁地址:宿迁市宿豫区电商产业园谷客大厦(A9栋)一楼 邮编:223801
山东地址:山东济宁市新材料产业园区 邮编:272211
安徽地址:安徽安庆市安庆高新区皇冠路8号 邮编:246005
海外公司名称: Yacoo Science America LLC
海外地址:14 Cypress Bayou Court, Spring, TX 77382
© 2010 苏州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5045967号]
亚科信息管理平台   用户登录   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