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结构搜索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行业资讯
YACOO:重磅模式虽然脱胎换骨但风流依旧
2015-03-09
来源:转载自第三方
重磅药物原指峰值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产品,在90年代这是非常罕见的销售额,只有常见大众病药物如降血脂、胃溃疡药物才能达到这样的销售。大概从10年前开始这些常见大众病药物开始逐渐被制药公司抛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共识是这些常见大众病不能支持制药工业了,所以有人提出重磅模式已经破产(the blockbuster model is dead)。
那么这个模式是否寿终正寝了呢?那得看从哪个角度看。常见大众病的确不再是制药工业的主流,但现在制药工业对大型产品的依赖可是有增无减。最近统计现在药王修美乐占艾伯维(AbbVie)总销售的60%,而Revlimid占赛尔基因(Celgene)销售的65%。丙肝药物Sovaldi和Harvoni则是吉利德科学的摇钱树,第一年上市就有100亿美元以上的销售。可见重磅模式并没有寿终正寝,只不过现在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产品不再像90年代那样稀少,而是比比皆是。大概年销售超过50亿美元的产品才相当于以前重磅产品的功能。
各大药厂也没有任何排斥这个模式的迹象。PD-1抑制剂的开发每年都有上10亿美元的投入,而这类产品最终可能有300亿以上的年销售,按任何标准这也算得上重磅产品。艾伯维210亿美元购买Ibrutinib,施贵宝12.5亿购买尚在临床前的IDO抑制剂,显然是希望这些产品的年销售在50-100亿美元之间。重磅模式简直就是生龙活虎啊。
当然现在的重磅药物已经脱胎换骨,除了将要上市的PCSK9抑制剂算是传统的重磅药物外,当今其它超重磅产品都是专科药物,使用人数和利普陀那样的经典重磅产品不可同日而语。但现在的单位药价也是和90年代不可相提并论,这也是造就新一代重磅药物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药厂喜欢重磅支柱产品?因为通过扩大适应症,增加市场渗透做大一个产品比寻找多个产品比相对风险小、投入少。当然不利的因素是药品都有专利,支柱产品专利过期对公司的影响和球星退役对一个球队的影响是一样的。芝加哥公牛队90年代所向披靡,但乔丹退役之后近20年都在二流球队徘徊。但是任何球队都会全力寻找、培养乔丹这样的球星。制药工业工业同样的道理。
如果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